AI 驱动+技术革新 引领健康照明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内容转载自:中国科技新闻网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人头攒动的展馆内,照明已不再是简单的“点亮”工具。在昕诺飞展台,光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它关乎视觉舒适、生理节律、情绪调节,甚至直接影响着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一场围绕光科技的变革,正在这里悄然上演。
“今天大家对照明的理解已不仅是‘点亮’,而是多方面的需求。”昕诺飞大中华区照明设计和应用部总经理姚梦明在接受科技日报等记者采访中,向媒体描绘了一幅照明行业进化的全景图。他将专业照明归纳为三个递进的层次:一是“看得见、看得舒服”;二是“看得健康”;三是“看得愉悦”,触及心理层面的放松与愉快。

【昕诺飞大中华区照明设计和应用部总经理姚梦明】
AI赋能,光与人开启“有温度”的对话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照明这个传统领域如何被重塑?姚梦明的答案明确而肯定:“AI一定是不可或缺的,是推动整个行业转型的核心动力。”
他透露,昕诺飞正在开发照明专属大模型,并与外部成熟的通用模型合作,旨在将用户“想放松”“想集中”等通俗表达,精准转化为系统能理解的光学参数,从而生成个性化的光场景。此次进博会全球首发的“飞利浦AI悦光伴”系列产品,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用户只需表达情绪,如“我今天很开心”,光环境便会随之呼应,建立起光与情绪的深层连接。
“过去我们用手机或遥控器控制灯,现在可以通过AI语音交互实现,更自然、更有温度。”姚梦明表示,AI正在改写人光交互的规则,让照明从功能型工具,进化为懂得感知与回应的伙伴。
健康照明:超越“全光谱”的参数内卷,迈向“质效重塑”
健康照明是行业的热点,但也充斥着概念的迷雾。姚梦明指出,当前行业亟需拓宽对“健康”的理解,并重新定义“全光谱”。
“长期以来,行业普遍认为全光谱就是健康照明,但对我们企业来说,实际上二者并不能划等号。”他呼吁,应在“全光谱”前加上更精准的科学定义,使其具备更高效的光传播能力、更符合人体节律的需求,并拥有更高显色性。
技术层面的革新也在同步进行。姚梦明介绍,行业正从简单的调节色温、亮度,走向更精细化的“动态光谱变化”。昕诺飞通过芯片材料的创新,例如推出青色光成分较高的BioUp芯片,能在白天有效抑制褪黑素分泌,避免日间困倦。同时,通过芯片技术的整合,未来灯具设计将更自由,动态光谱的实现前景也更广阔。
昕诺飞正通过行业协会和学会,积极倡议从“参数内卷”转向“质效重塑”,推动建立行业共识与更高标准,以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材料创新与低碳实践:照亮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昕诺飞的展台上,一款灯体由废弃纸张再生制成的飞利浦E9环保吊灯,和中国首展的采用废弃PC水桶3D打印制成的灯具,共同拼出了“再生”二字,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
“我们已于2020年9月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运营,成为照明行业中首家达成这一目标的企业。”姚梦明介绍,昕诺飞已连续8年位列“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评估领先企业,并以2019年为基准,将公司整体运营碳排放削减了50%以上。
更为长远的是其“净零排放计划”。该计划覆盖产品生产、运营和使用端产生的全部碳排放,目标是到2040年将总碳排放量降至2019年水平的10%。“这意味着企业必须践行极致的低碳行为,并推广高效产品。”姚梦明强调,他们的零碳计划甚至将产品在使用阶段因耗电产生的碳排放也纳入核算。
精准施策:光科技守护“银发一族”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和银发经济的发展,适老化照明成为昕诺飞系统布局的重要方向。
姚梦明指出,老年人对照明的需求远高于年轻人,“一位60岁老人所需的照明量,大约是20-25岁年轻人的五倍。”为此,他们推出了飞利浦安瑞系列解决方案,采用为老人特别定制的光配方,并在色温、照度上进行专门优化。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看不见”的守护技术。通过结合ToF(飞行时间)技术与雷达传感,系统能无感监测老人的日常活动节律(如躺卧、行走、睡眠),并通过AI进行数据分析。一旦发现异常,如睡眠时间显著延长,系统可提示关注。该技术还内置了多达41种(26+15)常见老年人跌倒姿势的探测模型,能在探测到跌倒时及时向家人发出警报。
对于失能老人,昕诺飞则带来了NatureConnect自然光解决方案,通过模拟一天中天空色温的变化和内置“小蓝天”模块,让卧病在床的老人也能感受到自然光的节律与安抚。
从AI交互到健康光谱,从循环材料到适老关怀,在光的竞赛中,技术参数终将迭代,但对人本需求的洞察与满足,才是照亮行业长远发展的不灭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