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进博会谈“呼吸健康”:父母认知升级是孩子第一道免疫力
2025年11月6日,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赛诺菲展区,一场特别的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目光。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发起、赛诺菲公益支持的“好好呼吸,筑梦‘冠军人生’——婴幼儿呼吸道健康科普项目沙龙及成果发布”活动特邀知名媒体人杨澜担任爱心传播官,与奥运冠军何冲夫妇及多位儿科专家展开对话。从家庭育儿实践聊到赛场呼吸控制,专业的医学知识在对话中浸润出温暖的人文关怀。

从认知盲区到主动预防:杨澜倡导父母们“观念升级”
在对谈中,杨澜分享了自己初为人母时的经历:成为母亲既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也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回忆道,孩子婴幼儿时期最令她揪心的就是呼吸道疾病,那些不眠不休守护的夜晚、孩子无法言说的痛苦,都成为她心中刻骨铭心的记忆。正是这份深植于母爱的切身体验,让她深知婴幼儿呼吸道健康的重要性,也成为她此次担任健康传播官的内生动力。
记者注意到,在赛诺菲展台区,紫色的毛绒小熊静静地“坐”在展台边,与现场关于婴幼儿健康的话题和杨澜温柔的母亲口吻相映成趣。
谈到具体健康威胁,杨澜特别指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需要家长格外警惕。记者了解到,RSV是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因其感染率高、传播性强等特点,已超过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老熟人”,高居我国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的首位。其中1岁以下婴儿承受的疾病负担尤为沉重。“如果家长没有这个方面的意识,让孩子硬扛过去,很可能对幼小的肺产生长期损伤。”她强调。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在对话中进一步解释道:“一旦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以后,它会形成合胞样的物质进入到我们的呼吸道。它会做两件事情:第一是产生各种炎性的分泌物,就是我们的痰液;第二是它特别喜欢进入我们的小气道,造成肺泡的塌陷。”她形象地比喻,“就像管道里面粘满了胶水,这么细的管道粘满胶水后,儿童是非常难呼吸的。”
对此,杨澜呼吁父母转变观念,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关于预防,记者了解到,预防性单抗已成为RSV防控的“关键武器”。区别于传统疫苗,RSV预防单抗通过被动免疫方式,单次注射即可在宝宝体内形成“防护盾”,快速为新生儿和婴儿提供直接保护。
科普创新:用“有意思”传递“有意义”
除了观念倡导,杨澜更致力于搭建一座连接专业医学知识与公众需求的桥梁。在另一场与医院管理者、临床专家的对谈中,她精妙地阐释了科普创意与有趣的重要性。
杨澜认为,信任是基石,创意则是通往公众理解的桥梁。“不能是一件事情有意义,它就能够传播,它还要有意思,要用有意思的方式传播有意义的信息,它才能够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她随即举例,将婴儿纤细的呼吸道类比为“铅笔芯”,这一巧妙的视觉化转换,瞬间让抽象的医学概念变得可知可感。
她进一步指出,好的科普不仅能传递知识,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建立信任、缓解焦虑并最终促成科学的健康行动,例如推动家长对RSV的认知与单抗等预防手段的接受度。
面对当前网络上信息真假难辨的现状,杨澜呼吁专业力量不应只在危机时刻被动响应,而应主动融入日常,通过持续、稳定的科普沟通,在公众心中构筑可信赖的健康信息防线。
共同守护:为每个孩子的“呼吸自由”
进博会始终在拓展其平台边界。本届展会上,严谨的科研数据与温暖的科普故事彼此呼应,展现出进博不仅是商品与技术的展示平台,更是健康理念与社会共识的培育空间。
通过爱心传播官杨澜、奥运冠军等公众人物的影响力,专业的医学术语被转化为温润人心的生活语言,复杂的科研成果被诠释为可感知的健康守护。项目所倡导的“主动预防”理念,将RSV认知与单抗应用等前沿内容融入科普体系,让科学育儿的路径更加清晰。
这场在“四叶草”里关于呼吸健康的讨论化作对“健康中国”战略最接地气的回应——守护婴幼儿好好呼吸,就是守护他们生命最初的自由与尊严,也是为他们赢取“人生第一块金牌”的坚实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