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溯计量:计量行业“单项冠军”,冲刺创业板IPO
10月10日晚间,深交所上市委公告,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溯计量”)首发10月16日上会。
天溯计量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全国性、综合型的独立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主营业务为计量校准、检测、认证等专业技术服务。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2024年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第二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司子公司广州天溯是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天溯计量营业收入分别为5.97亿元、7.26亿元、8亿元及4.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38.54万元、1.01亿元、1.11亿元和5557.62万元。天溯计量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公司战略性布局的新能源电池检测业务已经取得较好发展。2022年至2024年,公司电池检测业务收入从5253.58万元增长至11314.29万元,复合增长率46.75%;2025年1—6月,电池检测业务收入为6473.74万元。
截至2025年6月末,天溯计量已发展完善了几何量、热学、力学、电磁学、无线电、时间和频率、声学、光学、化学、电离辐射等十大计量校准领域及综合性专用测量仪器共计1417项校准服务。
与此同时,公司已设立27个实验室关键场所,实现全国范围内市场区域“网格化”布局,能够做到快速响应、高效服务,是国内较少的几家全国性、综合型的独立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之一。
招股书显示,天溯计量已与首钢集团、中国中铁、中国核工业、国家电网、中国铁建等知名集团企业建立了长期持续的合作关系,存量客户保有率较高,主要客户群体较为稳定,各主要客户黏性较强,合作规模稳定,为公司业绩稳定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
技术沉淀构筑竞争壁垒
研发层面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天溯计量研发费用分别为2643.48万元、3117.27万元、3307.56万元和1718.67万元,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0786.98万元,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拥有专利技术133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拥有软件著作权97项,并参编国家、行业、团体等标准和技术规范87项;此外,公司还投建了15个国家、省、市三级的科创中心和服务平台。
天溯计量以产业计量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形成智慧计量实验室技术、生物医药产业计量校准技术、水流速仪全自动校准技术、气体、液体流量计在线校准技术等十二项核心技术,覆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多个下游领域,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支持下游战略性新兴产业客户创新发展,并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此外,公司获得的CNAS认可校准实验室场所的数量位居同行业前列,全国性的网格化实验室服务网络能够为全国主要区域的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本地化计量校准、检测服务,有效减少客户时间、物流等成本,增强公司市场竞争优势。
募资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护航
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旨在强化制造业计量有效供给,深化制造业计量应用赋能,推进制造业计量创新升级。该文件是制造业计量领域首个政策性文件,以提升制造业计量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实现精密测量为目标,提出14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健全制造业计量能力体系,保障产品“测得了”“测得准”“测得全”“测得快”,为加快制造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可以预见,在政策的推动下,计量行业公司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有望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自身与行业的共同繁荣。
天溯计量此次冲击创业板IPO,计划募集资金4.24亿元,其中1.28亿元用于深圳总部计量检测能力提升项目,1.75亿元用于区域计量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3166.90万元用于数字化中心建设项目,9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以上募投项目将有利于天溯计量扩产增项,增强公司盈利能力,为公司带来更多的现金流,有助于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化发展,助力全国实验室“网格化”布局的快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