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途11周年:主动开启第四次自我革新!
导语:
半个多月前,陈向东以杰出校友的身份回到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在逸夫会议中心为数百名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演讲。
这位从豫西山区走出的教育企业家,以及他所带领的企业高途,同样正在经历着一场蜕变。
陈向东曾经说,他特别喜欢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书中,塞缪尔说每个人心中都有5样东西,分别是beauty(美好)、hope(希望)、cheer(欢乐)、courage(勇气)和power(力量)。
或许是出于对生命韧性的由衷敬佩,亦或许是被击中内心的感同身受,总之,它们是支撑着陈向东和高途团队一次次突破边界,持续向上生长的能量。
桃李财经带来独家视角拆解。
一、高途的四次自我革命
商业世界里,业务调整和方向转型很常见,但能连续数次自我革命且成功的,依然稀缺。
高途正是这样一个特例。
高途的前身「跟谁学」诞生于2014年,是陈向东辞去新东方二把手的第一次创业,正值中国互联网O2O模式爆发期,当时的教育行业仍以线下机构为主,而陈向东敏锐地察觉到互联网对教育效率的提升潜力和模式重构。
在O2O风潮下,跟谁学搭建了一个“教育领域的淘宝”,连接老师、机构和学生,实现供需匹配。然而,该模式在教育行业的落地并不顺利——低频、非标、师资质量难以把控等问题逐渐暴露。
2017年,公司面临增长瓶颈,公司果断调整战略,放弃纯平台模式,转向更可控的在线直播双师大班课。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名师授课+二讲辅导+直播+大班”,规模化降低边际成本的同时,又能保证教学质量。
这一战略很快被验证成功。2019年,跟谁学成为首家盈利的在线教育公司,当年收入达33亿元,并于6月在纽交所成功上市。
“直到2017年年初,我们才真正找到了高途商业模式的起点,找到了高途的小闭环”,陈向东在后来的采访中说,高途内部也把2017年定义为高途的第二次创业。
时间来到2020年,疫情催化在线教育爆发,高途股价一度突破140美元,总市值达到381亿美元,一度超越新东方。随后,连续抵御了十多次恶意做空,正当以为赢得反做空胜利的时候。2021年,众所周知的行业大震荡来了,整个教育大盘瀑布下跌,高途股价离高点也折去90%。
面对绝境,高途开启了第三次自我变革。业务转向、战略收缩、寻找第二增长曲线都是这一阶段的代名词,尽管阵痛不断,但高途也在新的领域,如职教、考研、考公等赛道,逐渐稳住了阵脚。
2023年,AI大模型技术爆发,教育行业迎来新一轮变革,高途也迅速调整战略,主动开启新一轮的自我革新。当年6月,在高途九周年内部讲话中,陈向东第一次将AI+教育定义为公司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经过两年探索,高途已经推出了多款面向C端以及用于提高内部工作流程及教师效率的AI垂直应用产品。
一家企业的生命力不在于成立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是否始终保持自我革新的勇气。
二、组织内核的变与不变
回顾高途的四次自我革命,果敢是贯穿始终的特质。
当决定转型时,高途不是对业务模式和利益格局的小修小补,也不搞渐进式改革,而是彻底的转型和重构。
每一次变革,其实都在教育边界内。
O2O探索时期,高途搭建的连接教育供给与需求的桥梁,不仅积累了首批用户,更摸索出在线教育的运营模式,为后续发展培养了核心团队与技术基因;
专注在线直播双师大班课后,高途不仅大力建设直播技术平台,还对教学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充和培训,从根本上改变了公司的业务模式,并迅速建立起竞争优势,完成从初创企业到上市公司的蜕变;
产业阵痛期,对成人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探索,高途成功开辟出全新的增长曲线。
如今,教育+AI的组合也必为高途带来新机遇。
变的是战略和战术,不变的是对用户需求和价值的坚守。
三、为什么用AI再加固自己一次?
4月22日,高途发布2024财年经审计财务业绩。
年报显示,过去一年,高途收入达45.4亿元,同比增长53.8%;现金收入增速68.1%,超过56亿元,收入和增速双双驶向快车道。
这种向上势头,去年就已经初显端倪。
2024年,高途收入连续4个季度加速增长,非学科类辅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0%(增速远超大盘及同行)。
尤其是第四季度的表现令人瞩目。收入增速达82.5%,较第三季度同比增速提升29.4个百分点;经营现金净流入超过7.8亿元;经营亏损收窄超过20%。
另一个值得振奋的消息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电话会上,高途管理层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将实现全面盈利。
基本面持续向好,研发、技术、市场扩展等方面的投资开始产生回报,盈利能力及运营效率在不断提升,一连串好消息的背后其实是高途加大AI投入战略正在生效。
3年前,高途开始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借助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能力,使线上线下的服务体系能够为不同需求的学习者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显著提升学习效率。
当下来看,高途在AI方面有两个探索方向:一是聚焦教育流程哪些环节可以用AI提效,二是让老师、学习顾问、规划师等关键角色,都能得到AI赋能。
针对前者,高途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引擎实时调整学习内容、节奏与教学方式,提升学习效率,助力学习者在思维能力、知识理解与问题解决等方面实现实质性提升,真正聚焦效果的个性化学习体验。
比如,最近爆火出圈的的“吴彦祖带你学口语”课程,就是高途对传统课程的重塑,除了真人录制,AI在课程中扮演了重要决策。
其课程中的课后练习部分,24小时在线的 “AI 阿祖” 成为亮点。它借助先进的语音大模型和多模态交互系统,不仅能实现智能发音纠错、语法修正等基础功能,还能在情景对话中给予真实且富有情感的反馈。这对于高途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并且有机会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作。
从老师等人的视角看,针对答疑、批改等重复性工作进行人工智能的辅助或者自动回复;结合学习者的数据和知识体系帮助老师生成辅导建议,使教学过程更有针对性;通过人工智能的多模态能力帮助老师在教研内容和教学内容生产环节提升效率和质量,能够真正达成智慧教学、减负提效的范式重构。
比如,在二讲老师的批改、答疑、问答三个场景中,通过人工智能能力的辅助,效率可提升超过50%。与此同时,结合学习者的个性化属性,在提效的同时学习者的体验也得到了提升。如今,AI已经非常广泛的运用在高途的业务体系里了。
用高途联合创始人罗斌的话来说,“关键是要做有用的AI,以及,用AI的能力和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的融合,同时要最终给客户创造价值。我们会做很大的投入,但同时我们也会更务实一些,不会去追逐那些概念层面的东西。”
本次年报发布的同时,高途也宣布任命从事智能科学计算理论方法与前沿交叉研究的专家孙浩担任公司董事,为高途的战略决策注入“科技大脑”,在公司层面增加科技在教育行业应用趋势的专业决断。
AI技术已经到了比拼在具体领域、具体场景落地的关键阶段,高途后续机会在于自上而下、从内而外进行一次更彻底的加固,真正把AI和高途的各个业务、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做的更快一点,更好一点。
“这些布局在未来的两三年慢慢会有结果”,陈向东说。
四、永远值得再相信陈向东一次
2022年11月,桃李财经写过一篇《你愿意再相信陈向东一次吗》,被圈内刷屏。
彼时正是高途的至暗时刻,桃李财经在文中写下:“困境之下,能否逆风翻盘,很大程度上看的是创始人。相不相信高途,本质上是,愿不愿意再次盲注陈向东”,并且列出了七个选择相信陈向东的理由。
如今来看,每一条都正中眉心。
• 曾位居新东方“二掌柜”,带过十万兵,凭一己之力创造“武汉速度”,陈向东在职场上真正验证过自己。
• 走过O2O弯路,为了求生,在最关键的时刻毫不犹豫地自断一臂,依托积累的名师资源以及课程受捧程度的研判,撬动新的业务支点。
• 聚焦在线直播大班课,敢于重新定义自己,敢于重新定义赛道,弯道超车,并抢先一步实现盈利。
• 整合私域,构建私域流量池,在狭窄的缝隙里,抓住一波足以上市的红利,再度“拾得百亿金”。
• 遭遇空头围猎,一度失宠于资本市场,咬着牙死扛着向前走,最终财报出炉,做空机构为自身所谓的“话语权”买了单。
• 当一切归零时,依然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低处站起便是不倒的诠释。
• 驱动和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逆风翻盘的,并不仅仅是当下的状态,更是业绩的持速增长,是企业的价值再创造,是运营效率,也是战略布局。
这一回,恐怕还要再加一条。陈向东2024年累计增持近高途420万股ADS,持股比例提升3%,自2019年6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以来,陈向东累计增持近1250万股ADS。
用自己真金白银为高途站台,向市场传递信心,在教育圈内实属罕见。单这份与公司共进退魄力,永远值得再相信陈向东一次。
至少二级市场已经给了一部分答案,华泰证券等多家券商,维持高途集团(GOTU.N)买入评级,目标价4.65美元。
五、桃李财经的思考
说高途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此刻或许还有争议。
但说高途是一家有韧性的公司,绝对是科技圈+教育圈的双向共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周期甚至终身的事业,有时候慢即是快。今年,是高途第二个十年的开始,也是AI教育大幕刚刚拉起的Timing,对于所有在牌桌上的人,都是公平的。
善于变革自己,善于捕捉机会,善于抓住时代机遇的高途,依然是那个最有机会吃到第一只螃蟹的人,这也是二级市场对高途看好的底层原因。
还是那句话,你相不相信相信的力量?其实,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更纯粹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