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寄愿承传统 毕节迎春展风情
在毕节的传统文化里,蛇被视为智慧和灵动的象征。人们认为蛇的敏捷和机智代表着一种生存的智慧,在蛇年出生的人往往被赋予聪明伶俐、思维敏捷的特质。这种观念源于对蛇自然习性的观察,蛇在山林中穿梭自如,捕食猎物时动作迅速且策略巧妙,由此被人们赋予了智慧与灵动的文化寓意。
受中国传统生肖文化的影响,毕节人也将蛇与财富联系在一起。蛇的身体形态蜿蜒曲折,犹如流动的财富,象征着财运亨通。在蛇年,人们期望能够借助蛇的这一吉祥寓意,收获更多的财富,实现生活的富足和繁荣。
蛇蜕皮的特性在毕节文化中代表着蜕变和新生。人们把蛇年看作是一个可以摆脱旧有困境、迎来新机遇和新开始的年份。就像蛇通过蜕皮重获新生一样,人们希望在蛇年能够实现自我成长和突破,摒弃过去的烦恼和不顺,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生活。
在蛇年春节期间,毕节的许多家庭都会进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人们会在正厅摆放祖先的牌位,准备丰盛的供品,如鸡、鱼、肉、水果等,然后按照长幼顺序依次上香跪拜,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祈求祖先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平安、幸福、顺遂。
▲祭祀祖先
团圆饭是毕节蛇年春节的重头戏。除夕夜,一家人围坐,桌上摆满了饱含地域特色的美食。在威宁,荞酥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用苦荞粉精心制作的糕点,口感酥软,带着苦荞特有的清香,承载着对丰收的祈愿。大方的豆豉火锅也十分受欢迎,浓郁的豆豉香味弥漫在空气中,火锅里各种食材炖煮得入味十足,一家人围坐涮煮食材,共享温馨时刻。还有毕节地区过年必吃的汤圆,老人们早早在厨房忙碌,将面团揉圆、捏薄成面皮,包上香甜的馅料,一个个圆润的汤圆寓意着新的一年团圆美满、平安喜乐。
▲一家人吃团圆饭
放烟花是毕节蛇年春节不可或缺的环节。不过,为了确保安全与保护环境,毕节各地对烟花爆竹的燃放时间和区域有明确规定。像七星关区,仅在农历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二及元宵节,在限燃区域内可有序燃放,其他时段禁止。在这些特殊日子里,当夜幕降临,孩子们兴奋地在空旷场地等待,随着“嗖”的一声,烟花直冲云霄,瞬间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将夜空装点得如梦如幻。大人小孩仰头欣赏,欢呼雀跃,烟花的每一次绽放都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大人小孩放烟花
春节期间,部分地区会举行舞龙舞狮表演,热闹非凡。舞龙者们动作矫健,巨龙在他们手中蜿蜒舞动,气势磅礴;舞狮者配合着鼓点,让狮子或跳跃、或嬉戏,憨态可掬又不失威风,寓意驱走邪恶,带来吉祥好运。
苗族跳花节是毕节蛇年里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是苗族最为隆重且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素有英雄节、情人节、祭祖节的美誉。在织金县,2025年1月29日至1月31日,织金大峡谷景区入口处停车场将举办官寨苗族乡妥倮苗族跳花节;2月1日,上坪寨乡平寨村金坪大街跳花广场会迎来上坪寨乡苗族跳花节。
节日期间,苗族同胞身着盛装,男子背着精美的背扇扇面,女子则用包裹装着银铃、银珠、银链等饰品装饰,使自己光彩动人。现场热闹非凡,男子吹笙舞蹈,女子摇铃执帕,围绕着披红挂彩的花树翩翩起舞。这里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的“鹊桥”,小伙子们衣着整洁,精神抖擞,拉着二胡、吹着笛子在姑娘群中寻觅心仪之人,双方满意后,便携手到林荫处密谈,增进彼此了解。
▲举行苗族跳花节
毕节蛇年的传统习俗与特色活动,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民俗风情,也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凝聚着当地人民的情感与智慧,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胡婷、成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