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中北法政学院“三下乡”:隐性教育启心智,骐骥逐梦赴新程

为充分发扬红色文化德育育人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树立远大抱负,同时引导青年学生将小我献给大我、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2025年1月——2月,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法政学院“骐骥领航 德育润心”帮困助学实践团成员赴江苏、河南、山西等地开展红色宣讲、文化研学、知识科普等一系列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以“德育+公益”为核心,深入基层社区与公益组织,探索隐性德育视角下青年学生参与助学新路径。

民俗探源,点亮“文化传承”启明灯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的到来,承载着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积淀,浓缩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更焕发出新时代新篇章的活力与魅力。实践团根据各成员家乡地域特色,创新性开展“我的家乡民俗”活动,各成员通过精心打磨,涌现出一批值得宣传的优秀作品。通过团队内讲、对外展讲等方式,有效推动民俗文化深入青少年心中,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A5E182762247A6326E8848FD0B8AADD3

图为团队成员社区宣讲前准备

路桥研学,扬起“科普启智”创新帆

“中国建筑自古以来在世界上就具有重大影响,相较于另外两大体系,历史更加悠久、体系更加完整”。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助力路桥文化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2025年1月,实践团联合兵希社工站赴昆山市交通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共同开展“追寻历史,桥建未来”青少年路桥文化科普研学活动,吸引辖区广大青少年和青年志愿者参与。同学们通过观桥梁变化、闯路桥赛道、学桥建测检、搭原木桥体等活动,切实感受古人卓越智慧与路桥文化魅力。

图1

图为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学习桥梁文化

图6

图为同学们动手搭建原木建筑

情暖新春,编织“福韵贺岁”同心结

乙巳蛇年春节来临,盛大的节日承载悠久的文化扑面而来。“骐骥领航 德育润心”帮困助学实践团各支队积极行动,在昆山与霍州两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迎新春活动,以青春之力传承文化,用爱心之举温暖人心。昆山支队携亲子家庭以五谷为媒、奏响幸福乐章;霍州支队邀书法爱好者以笔墨为韵、绘就新春盛景。系列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活化利用了传统节日的育人功能,更在实践中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着民众文化认同感。

19e7510958488bc4e7fbfc6ec6ca669

图为霍州支队引导书法爱好者参加写春联活动

节水护源,播撒“绿色环保”希望种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是人类以及所有生物存在的生命资源”。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新时代治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了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水资源,养成节水用水的好习惯,2025年1月,“晓磊哥”水口说团队应邀为兵希社区寒托班的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团队青年讲师王老师以趣味小课堂和科普小实验等方式带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水资源的奥秘,让“节水用水光荣”的理念根植于小朋友心中。

7F37875262A157E23807C8F4AFFFBC14

图为“晓磊哥”水口说团队青年讲师王老师为同学们开展水质检测小试验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骐骥领航 德育润心”帮困助学实践团已多次联动社会组织共同开展系列隐性德育实践活动,利用红色教育引导等隐性德育活动拓宽公益助学的深度广度。未来,团队将继续增强隐性德育与助学实践的融合度,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坚定信心、满怀希望,为新时代公益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注入青春活力。(刘伟、成佳瑶、邹泽奕)

 


环球时讯 » 南师中北法政学院“三下乡”:隐性教育启心智,骐骥逐梦赴新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