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齐聚 绽放创意:“一年一字”——龙年汉字全球文创大赛在高校开启主题设计工作坊
“一年一字”——龙年汉字全球文创大赛正处于火热征集阶段,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选手和参与单位积极响应。为更广泛传播大赛理念,激发更多年轻人对汉字的热爱和对创意的追求,推动汉字文化创新发展,近日主办方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和共创活动,以主题设计工作坊形式走进高校。大赛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促进创意的交流与碰撞,挖掘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参赛选手提供更多灵感和创意启示。工作坊聚集众多设计师和创意青年,为大赛注入创新活力。来自北京化工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专家老师,组织参赛选手线下参与活动并深度交流。
“一年一字”——龙年汉字全球文创大赛由WDW世界设计周城市网络和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共同发起,建筑大师张永和、美术设计家张郎郎、诗人北岛、国际影星陈冲、作曲家刘索拉、音乐人叶蓓、资深媒体人洪晃、书法教育家方建勋、国际艺术史专家今村有策等一批国际知名的文化名人纷纷出任大赛评委。
大赛第一期主题设计工作坊在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举办。工作坊由北京化工大学艺术与设计系硕导冯祖光主持。冯祖光谈到,此次大赛面向全球传播汉字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实践、探索和发展,把所学所想,以艺术和产品的形式具象化体现出来。
北京化工大学主题设计工作坊
冯祖光为在场学生详细介绍了本次大赛的12组龙年汉字,强调了对选定汉字的学术性专业性梳理的必要性。他表示,作为母语创作者,对汉字的深入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过学术性的专业梳理,创作者们能在创作中拥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更丰富的语言表达;同时他鼓励学生将想法诉诸于艺术形式,通过跨媒介、融合创新等方式让作品更加生动活跃。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文化传承和创新至关重要,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生侯婉琳认为,通过比赛和其他方式让更多的年轻群体参与,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文化精神和书法艺术。她谈到:“之前各大博物馆以文物的视角来讲述博物馆文物,取得的反响和影响力都非常不错,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设计。”
展示展览设计专业学生师子赋选择艺术家创作的“好”字进行作品设计与创作。他初步设计将汉字结构进行拆分,用解构的方式去重构汉字的意义。他表示:“可以做一个子母展厅,把汉字的演变和寓意等元素都融合到展厅里,让观众在展厅间穿梭时感受‘好’字各部分的联系。”
大赛第二期主题设计工作坊在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举办。活动现场,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焦阳和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郭子淳两位专家,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生共同交流,以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提出更多新颖而富有表现力的设计理念,鼓励学生思考如何以设计方式生动展示龙年汉字,同时现场为学生提供艺术建议和技巧指导。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题设计工作坊
焦阳表示,文化传承和教育相关的项目走入高校十分重要,通过文创设计学习和头脑风暴的交流讨论,能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帮助他们从小我的角度发挥个人的影响力,进而促进社会层面文创产业的带动。
学生创作讨论中
郭子淳表示,大赛提倡从汉字的角度去设计作品,使学生深度挖掘汉字内涵的同时,回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全球赛事中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美学精神。随着工作坊的顺利进行,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表达了对龙年文化内涵的理解,展现出各自对于文创设计的想法和数字创意的潜力:有的运用水彩表达富有动感的龙形图案,展现独特的视觉效果;有的则运用传统的中国书法技艺,将龙年汉字书写得工整而具有艺术美感;还有一部分学生运用数码艺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创作出具有科技感的龙年汉字设计。
部分设计草图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生姚郗文认为,中国汉字本身无论是间架结构还是文化意蕴都很有研究价值,而书法则具象地表达了创作者对于汉字的理解。她结合自身项目经历,为视障人群设计了可触摸的龙年“福”字图案,她希望通过这一设计,能帮助视障人群“摸到”春节的氛围和中国汉字的文化底蕴。
这次大赛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比赛,它是一个激发创造力的引擎,一个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参赛者们的作品将不仅仅停留在赛场上,更会通过广泛的推广成为社会文化讨论的焦点。据主办方介绍,在大赛复赛阶段,将邀请由各界名人组成的“专家评审团”进行作品评选,各位知名专家与参赛选手将围绕入围作品展开精彩互动和思想呈现。大赛也将通过IP授权、品牌联名等方式持续为获奖作品赋能,推动整个文创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同时大赛主办方表示,将积极组织获奖作品参与2024全球主要城市“欢乐春节”活动、以及2024法国巴黎美颂展、米兰设计周等国际创意设计活动。在这个全球性的平台上,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将成为一种常态,这将促进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更加丰富多彩。
这场文创盛事不仅仅是为了赞美汉字之美,更是为了在当代社会中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方式。参与“一年一字”——龙年汉字全球文创大赛的每位创作者都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他们的创意和努力将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