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外商投资局中国事务首席代表钟铠任介绍中企在荷投资趋势变化
荷兰外商投资局
2022年是中荷建交的第50周年。荷兰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中荷于1954年11月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5月升格为大使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访问荷兰时曾表示,中国和荷兰虽然分处亚欧大陆两端,但两国交往源远流长,是东西方文明互学互鉴、共同繁荣的典范,“荷兰是欧洲的门户,我选择从荷兰推开欧洲的大门”。中荷双方继续保持着频繁良性的互动的频率。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分别于2015年、2018年访华,首相吕特2013年正式访华,2015年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2018年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正式访华,2019年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过去50年,中荷两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两国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保持密切沟通,就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其它国际发展议程保持良好合作。中荷贸易额在这50年中从最初的不到6900万美元,激增至1160多亿美元,涨幅多达1700倍。同时,在最近的两年中,即便全球经济形势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中荷双边贸易额仍然分别逆势增长7.8%和27%。如今,荷兰是中国在欧盟第一大投资目的国和第二大引资来源国。
在中国与荷兰的贸易投资交往过程中,荷兰外商投资局始终活跃在国际投资的一线。荷兰外商投资局是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属分管外商直接投资的专责机构,成立于1978年,与改革开放同频,见证中资企业在荷发展40余年,是企业通过荷兰、进入欧洲的第一站。
荷兰外商投资局中国事务首席代表、荷兰驻上海总领事馆工业事务领事钟铠任(Roland Brouwer)
钟铠任(Roland Brouwer)是荷兰外商投资局中国事务首席代表,同时也是荷兰驻上海总领事馆工业事务领事,有近10年的中荷经贸领域的工作经验。在中荷建交50周年之际,钟铠任分享了他过去10年来对中国企业在荷兰投资的观察与洞见。
从1家到720余家,从物流业到多行业
钟铠任将中荷之间的贸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2000年之前,是中国企业在荷兰投资的起步时期;第二阶段为2000年到2010年;第三阶段是2011年之后。
荷兰位于北大西洋航路和欧洲大陆出海通道的交界处,面向北海,背靠欧洲大陆腹地,素有“欧洲门户”之称。基于这样的地理优势,中荷之间初期的投资项目在物流行业首先展开。
“1980年1月1日是中国企业在荷兰投资的关键时间节点”,钟铠任介绍道,“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公司在荷兰鹿特丹的全资子公司荷兰跨洋公司正式成立”。
然而,中国企业在荷兰的发展不仅于此,随后,一批运输物流相关企业及检验认证机构也相继来到荷兰,其中包括:中国船级社、中国海运集团、中检集团、中国南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货运航空、国泰航空、厦门航空、嘉里物流等。
至今,中国企业在荷兰设立了720余家直接投资企业,创造24000余个工作机会。
钟铠任(Roland Brouwer)对此表示,这些企业的到来促进了中荷两国贸易往来,带动了更多中国企业把目光投向荷兰及欧洲市场。
荷兰研发中心优势逐渐凸显
回顾中国企业赴荷投资发展40年的趋势,钟铠任认为,在荷中资企业不但在数量上增长显著,行业也在不断多元化,逐渐由运输物流业扩大到电子、高科技系统与材料、生命科学等多领域行业;从企业分支的职能来看,由原来的市场、销售部门扩张到服务中心、数据中心,到研发中心,融入程度不断加深。
钟铠任表示,这些趋势主要在第二阶段,也就是2000年到2010年期间开始逐渐显现。这一时期,在荷兰设立直接投资企业数量有130个,各个行业分布比较平均,一半以上企业在荷兰主要进行欧洲市场的销售业务。
钟铠任举例说,“比如,1998年,比亚迪选择荷兰为其进军欧洲市场的第一站,把比亚迪欧洲总部设在了鹿特丹,从那里扩展到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马德里等100多个欧洲主要城市。如今比亚迪在欧洲的业务范围扩展到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储能系统、轨道交通等全套新能源解决方案”。
第三阶段为2011年之后。在此期间,在荷兰设立直接投资企业数量为500余家,是之前(2000-2010年)的近四倍。从行业来看,ICT、电子、高科技系统与材料、生命科学与健康、物流、能源、农业食品、化工等行业发展迅速,中资企业数量增加明显。
钟铠任强调,此阶段,在荷兰设立总部、欧洲配送中心、研发中心成为主要趋势,尤其是服务中心、数据中心,从无到有,数量大幅增长。
在医疗领域,十多年前,迈瑞医疗精准地选中荷兰,建立了针对欧洲市场的仓储、分销和转运中心。2017年,金斯瑞生物科技也基于荷兰在物流和开放方面的优势,选择在荷兰建立欧洲总部。糖尿病领域的高端医疗器械企业移宇科技在荷兰成立了分公司和欧洲物流中心。和铂医药立足荷兰,在欧洲建立了广泛的创新合作网络,推动技术开发以及基于产品的合作。
在电动车领域,除了最早入驻荷兰且经营成功的比亚迪。近几年多家中国车企,包括:上汽集团旗下名爵、吉利旗下领克、爱驰和小鹏等,看中了荷兰市场的巨大增幅和政策优势,纷纷进驻荷兰。
在农业食品领域,中国乳制品巨头利用荷兰在乳业领域的产学研优势,早年间就在荷兰设立伊利欧洲创新中心。最近几年,中国化肥助剂第一股及这一细分领域的领头羊,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球化,也选择从荷兰开始,把荷兰作为海外市场拓展的中心。
近两年,中国的一些互联网、高科技等企业商业模式走向成熟,开始谋求扩张国际版图,这时,荷兰成为了他们眼中突破国际市场的关键“试验场”。腾讯从阿姆斯特丹布局欧洲;小米在荷兰海牙设立分支机构;京东超级仓店欧洲落地的首站就是大量跨国公司借力打开欧洲市场的门户——荷兰。
“此外,荷兰的研发与创新能力持续吸引着全球企业,相同的要素也同样吸引着中国企业。”钟铠任观察到,近几年,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增加研发费用,并参与到荷兰的研发创新生态圈。
期待共创智能化、可持续未来
钟铠任表示,未来,荷兰将基于欧洲门户的优势,继续做好欧洲与世界的桥梁,同时,进一步致力于帮助企业加速商业进程,不断提升人类福祉与环境友好。荷兰将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建立智能、可持续的未来解决方案,为链接与加强知识技能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挖掘荷兰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新含义。荷兰外商投资局期望有更多中国公司加入荷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