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科技双轮驱动:营养食疗产业如何守护3亿银发人群健康?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的健康驿站,70岁的糖尿病患者王阿姨正在将营养师特别配置的营养餐调成色香味俱全的粥品。年初,在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下,她从以往单纯的药物控糖转向了“食药协同”新模式,并请专业营养师定制了专属菜单。“控糖效果挺好的,这样也不受罪。”王阿姨表示。而王阿姨并非个例,随着大众健康观念的日益觉醒,“食疗”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新热点。

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钙平均摄入量仅400毫克/天,不足推荐量的50%,而通过合理的膳食干预可有效补充这些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素,进而降低部分老年慢性病的发生可能。“通过合理且营养均衡的膳食,可以有效帮助大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改善身体营养素缺乏的状况,降低某些慢性病发病风险。”内蒙古凯蒙五疗堂蒙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国医大师李佃贵亲传弟子、郝氏中医第五代传承人郝聪明表示。

面对银发人群的具体需求,2025年3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要求构建食药物质数据库,扩大药食同源目录,从源头规范产业。

而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一些传统的营养食疗模式也在逐步进行有针对性地革新和转型。这些传统食疗模式通过现代化的自我革新,不仅适应了当代人的饮食习惯,各类营养素也更加均衡,其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酸马奶疗法是蒙古民族的一种传统的饮食疗法,具有强身、治疗各种疾病的功效,尤其对伤后休克、胸闷、心前区疼痛疗效显著。据研究,酸马奶中有多种有益于身体的有效成分,如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较大,还有氨基酸、乳酸、酶、矿物质以及芳香性物质和微量元素。

面对时代进步浪潮和大众需求的不断提升,呼和浩特五疗堂集结中蒙医专家、药学博士及产业运营人才组成,与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等机构建立战略合作,针对“酸马奶疗法”等传统食疗精华方案进行专业化的提升和适应性改良,推动民族药产业化进程,构建了“科技+文化+服务”的新型食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行业在繁荣中,也暗藏风险。2025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查处多起将普通食品包装为“保健酒”的虚假宣传案。那么,普通大众应该如何识别相关产品是否正规?对此,相关监管部门表示,正规营养食疗产品应标注“蓝帽子”保健食品标志,普通食品不得宣称保健功能,“蓝帽子”是保健食品唯一合法认证。

“这不是简单的食疗,而是用现代科技解码千年智慧。”郝聪明表示。当科学赋予食物治愈的力量,当政策为创新厘清边界,这场始于餐桌的健康革命,正在以实践书写“老有所养”的新内涵。


环球时讯 » 政策+科技双轮驱动:营养食疗产业如何守护3亿银发人群健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