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救助送到患儿‘家门口’” ——小鹿灯儿童重疾“主动救助”模式持续完善
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儿童重特大疾病作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儿童成长,还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3月30日,由阿里巴巴公益、 阿里健康公益、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3乡村儿童大病保障公益论坛暨‘小鹿灯-无陷未来’出生缺陷儿童救助公益项目总结会”在北京举行。论坛邀请了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医疗机构、公益机构、县域代表等相关方,围绕乡村儿童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救助模式及多元协同机制等议题进行探讨交流。
“儿童大病保险和出生缺陷防治,在儿童健康事业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定要坚持多方共建,多方联动。”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金小桃在论坛上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科学导向、数字化导向,推动儿童健康事业和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原财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樊挚敏表示,如何为儿童患者做好保障、减少经济负担,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同向发力。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关心关注儿童健康问题,就是奉献精神、责任担当的重要体现。
为了做好儿童特别是乡村困境儿童大病保障,2021年8月,阿里健康公益、阿里巴巴公益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启动了“小鹿灯-无陷未来”出生缺陷儿童救助公益项目。近年来,医疗保险已覆盖越来越多重特大疾病的诊治费用,但多元协同机制依然是推进儿童医疗救助更深更广开展的重要途径。“小鹿灯-无陷未来”公益项目突破以往儿童医疗救助项目的思维,开拓创新的“主动救助”模式,融合生态力量助力公益救助,实现了患儿公益援助全流程服务,更加精准地将定制化救助送到每一个需要的孩子身边。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主任顾雪非表示,对于出生缺陷儿童的家庭来说,困难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上的困难,还包括信息获取、治疗的信心等困难,有“主动救助”模式的投入,有志愿者在旁鼓劲,帮助打通救治流程,有公益项目调动各方资源,这种全方位的救助非常重要。
“救助一个娃,点亮一个家。”在过去600余天的出生缺陷儿童救助工作中,阿里健康资深副总裁马立深有感触:对于出生缺陷儿童的救助不能只在线上等,更要去线下救,通过多方联动,通过医保数据等关键触点去寻找需要救助的孩子,把救助送到患儿的“家门口”,希望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应该被救助的孩子,不让他们白白错过救治的黄金时间。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新闻网络处处长、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成义,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薛敬洁,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副县长张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主任杨光,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章霁,湖南省儿童医院社工部主任王幸等嘉宾,也在论坛上分享了多方参与下的乡村儿童大病救助经验,以及未来的协作与发展。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薛敬洁分享到,“小鹿灯-无陷未来”项目已覆盖全国15个省31个县,开展37场义诊,107名医疗专家深入县域,创新地采用进校园筛查的方式,筛查儿童1.4万人;22名阿里巴巴乡村特派员在县域开展主动救助,175名项目专家、15个社工团体、72个救助服务群,共救助患儿780人。来自阿里巴巴公益平台110余万名爱心商家,捐赠了上亿笔善款,通过点滴捐赠,为孩子们带去了希望。
“‘小鹿灯-无陷未来’公益项目通过600余天努力,救助了700多个家庭,很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希望唤醒更多人对出生缺陷的认知,唤醒更多人与人之间爱的连接,让未来出生缺陷发生率越来越低,同时更好地做好出生缺陷儿童的保障体系。”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在论坛上说。